流動攤販市集的環境衛生

記者 詹雯琦 劉致婷 黃穎 採訪報導


在台灣,代表著市民文化的夜市,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。台灣夜市數量多、物美價廉,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,已經成為台灣旅遊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
隨著夜市經濟的不斷繁榮,在熱鬧的背後,隨之而來也產生一些環境問題。隨擺隨賣、佔據道路,以及垃圾隨地丟棄的問題,也成為影響夜市環境衛生的主要原因。

在採訪中記者發現,不少民眾在品嚐完美食之後,將竹籤、餐盒、以及衛生紙等垃圾隨手丟棄,餐桌旁也掉落了許多食物殘渣和免洗餐具,看起來十分髒亂。而從民眾的反應中也可以看出,夜市的環境衛生問題確實十分棘手。

要在人潮擁擠的夜市中維持乾淨整潔的環境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由於缺乏有效管理,夜市裡垃圾桶的數量,遠遠少於攤販和顧客所產生的垃圾量,許多顧客在用餐後因為無法就近找到垃圾桶,而隨手丟棄垃圾。即使找到,大多也是沒有分門別類的簡易垃圾桶,為垃圾的後續處理帶來很大的麻煩。

雖然垃圾處理是台灣夜市的一大問題,但是在勤美商圈,記者卻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場景。由於正值爵士音樂節,附近攤販的生意可以說是熱鬧非凡,各種小吃攤位佈滿了廣場周邊,可是這裡的環境卻依然整潔有序。

透過走訪記者才發現,原來活動現場設置了許多臨時垃圾站,不僅直接將垃圾分類回收,工作人員還會指導民眾如何分辨垃圾類型,無形之中又普及了環保知識,可以說是一舉兩得。

爵士音樂節志工表示:我們有跟台中市環保局合作,環保局的人會希望我們做分類,所以我們在活動結束後,我們都會拿到環保局指定的地點,會有垃圾車來清運。

同時,在這裡擺攤也要按照統一規定,將廚餘垃圾集中送往垃圾車,避免對攤子周圍的環境產生影響。

由此看來,要打造乾淨整潔的市集環境,不僅要相關部門就每個市集的特點擬定管理方案,規劃好有效的垃圾處理方式,還需要民眾注意自身行為,自覺維護市集環境,才能攜手打造美麗台灣的新名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