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視創投論壇 聚焦台劇跨向國際之路

記者 張凱儒、張原銘 採訪報導



繼通靈少女,我們與惡的距離,到12月初即將開播的鏡子森林,台灣原創的影視作品逐漸受到國內外的重視。所以在2019年台北電視內容交易暨創投媒合會上,現場就吸引了國內外媒體,共同來聚焦台灣原創的影劇發展。與會的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表示,是台灣的自由環境,讓原創影視有了發展的機會。

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:「我們有創作的自由,在座的各位不用自我檢查,也沒有政府的審批。所以我們在這個自由的環境下,我們把我們台灣的原生內容把它產製出來。也希望這三天,大家都能夠透過彼此的交流互動,去促成更多國際合作的可能。」

除了自產,還要自銷。導演王小棣說,國內影視製作預算偏低,進軍國際引進外來資金與技術,顯然已勢在必行。此外,業者專家也提醒,在跟不同的的市場交往的時候,眼光不只看兩岸,還要放遠。而「韓國」可以是台灣的競爭起點。

福斯傳媒高級副總裁嚴嘉念:「台灣競爭目標可以是韓國,大家應該有信心,有一天『台流』是一個大家國外在看的一個內容。台灣跟韓國的文化蠻相似的,其實不要真的以為自己不可以超越韓劇。」

要超越別人,就要比別人更好。身為大慕影藝執行長,同時也是「我們與惡的距離」製作人林昱伶就說,好的內容是成功的開始。

大慕影藝執行長林昱伶:「不管是哪一個國際平台,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會回歸到劇本的本身,它是不是一個好的故事。如果它是一個好的故事,我覺得它就先成功了一大半。你拿到一個題目,或者你產生一個文本時,先去思考,我到底想要跟觀眾溝通什麼,那我自己是覺得類型明確蠻重要的。」

除了劇本內容與創意之外,好菜要能夠順利的端上餐桌,牽涉到的是過程當中投資、創作與平台三方。專家建議:開拓人脈,團隊合作與國際資源共享,才能創造三贏。
導演王小棣:「大家都應該能夠把握機會,多去認識你能夠多認識這些人。所以不只是你的創意,而是你自己的金流管理、你的經營方面 ,也要有你自己的小團隊。」

大慕影藝執行長林昱伶:「我覺得『合製』是未來是必然一定要走的一條路。前端可能用一個自己比較能夠接受的方法,或是把自己的品牌早一點豎立起來,跟國際平台有了信任感之後,我覺得進入到一個『合製』的狀態裡面,可能彼此的磨合的時間會可以再短一點。」
福斯傳媒高級副總裁嚴嘉念:「對於平台來說,或者是在這個行業裡,我覺得大家共享資源很重要。因為內容已經開始不是單一的,品質跟標竿也往上提升了,所以我覺得是方方面面的結合。」

不論是劇本,亦或是團隊,在新媒體大門打開之際,要掌握關鍵的鑰匙,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實力,並且發揮資源共享的精神,台灣原創影劇才能在國際更邁進一大步。